专业评述 / Commentary
专业评述
疫情下的国际贸易纠纷
2022-07-05

2019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将国内的很多企业带入了困境,导致大量企业停工停产,甚至破产,然而一些企业趁机借境内外对防疫物资的大量需求大发横财,在疫情逐渐稳定的日子里,我们接到大量关于国际贸易中疫情物资引起的纠纷甚至诈骗的咨询。


在几个月中,本人接触到五起有关防疫物资的国际贸易纠纷,律所同事有人在处理一起有关诉讼,一人在商谈相关诉讼,律所顾问单位中有数家有从事防疫物资生产和销售,其中大多亏钱,甚至其中一家亏损的物流费用就高达百万。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律所提供的法律服务只是深圳法律市场中很小的一部分,可以推想疫情期间产生的国际贸易纠纷应该是很多的。可以预计,随后几个月中,因为疫情物资而引起的纠纷将大量进入诉讼阶段。


就我接触的几个咨询和在谈案件,大概分为两类,一是物流引起的纠纷;二是货物质量问题引起的纠纷,有的直接就是赤露露的诈骗。

物流引起的纠纷大多是物流公司不能在约定的时间内以约定的方式将防疫物资准时送往目的地,甚至有的物流公司将高质量的防疫物资替换为劣质的物资。疫情期间物流公司是相对强势方,物流费用飞涨,物流公司的延误部分原因是因为疫情期间输送量大,货物积压并且受海关政策影响,更多部分原因是因为物流公司擅自使用价格低廉的运输方式,如约定使用航空运输但是实际使用海运或者铁路运输。本人接受咨询的案例中,一起物流公司承诺采用航空门对门服务,十天内达到,结果采用铁路运输硬是走了两个月。因为随着疫情的逐渐稳定,防疫物资价格逐渐回落,物流的延误直接导致防疫物资价格降低甚至滞销,导致买家高价买而低价卖。一般来说,买家都没有和物流公司签订合同约定一方违约的责任,并且买方损失很难举证,这样导致买家维权难度比较大。即使根据现行的《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货物出现损毁或者丢失,买家能得到的赔偿也非常低。

货物质量问题纠纷引起的纠纷非常的普遍,在国际贸易纠纷中占很大的比重。本人接受咨询的两期质量问题纠纷的国际贸易中,一起是物流公司直接替换了高质量的产品,一起是挂羊头卖狗肉,卖家以A家的高大上的产品报价,实际发的货是小作坊的劣质产品。本人接触到的一起纠纷中,卖家是2020年初才设立的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公司网站上看到的照片显示公司有华丽丽地产房,但是实际上是皮包公司,注册地址查无此人的那种。这种纠纷对维权方的举证要求很高,并且后续有打赢了官司执行不了的风险。


纵观这几起纠纷,我认为国内的商业环境真的不好,中国公司的这种不守承诺的商业行为直接损害的是整体中国企业的信誉。即使遭遇合同诈骗,在中国走刑事举报这条路很难走通,我们律所尝试过几次均告失败。在疫情期间,海关对中国口罩出口管理比较严格,我当时不能理解,口罩进出口是商业行为,买卖自由国家不应该加以干涉,现在方明白我们政府还是很英明的,否则类似的国际贸易纠纷可能会更多。